家庭心理教育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咨询项目 >> 家庭心理教育

一手心理 一手法制 破解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校园暴力的一种形式,指同学之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其行为可能是嘲笑、侮辱、造谣、喝骂、孤立、贬低,或是暴力攻击,还可能是敲诈勒索、抢夺损坏个人财产,甚至利用互联网进行人身攻击。此类行为不仅给被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和身体伤害,影响人格或学业发展;而且会使施暴者滑入违法犯罪的歧途,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成长;更为不利的是,它会严重污染和破坏校园这个教育、培养人才的环境,使之沦为毒害青少年心灵的场地。

一、校园欺凌的原因分析

(一) 青少年心理发育不成熟
1.青少年人格发展尚未健全
青少年群体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性格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显著。特别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他们,具有心智不成熟,叛逆敏感、情绪起伏大,自控能力差的特点。青少年个体的心理特征在暴力欺凌行为的萌发与开始阶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因此人格发展尚未健全是青少年群体欺凌行为产生的重要内在因素。
2.青少年存在自我认知失调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心理社会危机为自我同一性混乱,个体在此期间若不能形成积极稳定的自我认同,就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与心理问题。当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时,就可能随之产生沮丧失望、自暴自弃、愤怒嫉妒等消极情绪,进而为青少年欺凌行为的产生提供情绪条件。
(二)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
我国越来越重视校园法制宣传,但在校园欺凌方面的法制教育还是不够到位,很多青少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踢坏教室的门,毁坏教室物品以为只是恶作剧,索要同学要饭卡给自己打饭,觉得不以为然,甚至以为不满十四周岁不用负刑事责任,而可以肆意妄为。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很多青少年犯了罪而不自知。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时或许仅仅是一步之遥。因此预防校园欺凌,一定要引导青少年学法、 知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制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解决校园欺凌行为的对策

(一)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心理教育内容要基于隐存的可能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爆发的因素,进行多个维度的教育。首先,应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上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全面认识自己和他人。其次,心理教育应从学生学校生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训练、挫折教育和情绪管理教育,教会学生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合理发泄。心理教育也应涵盖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使得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富有同情心。
心理教育的形式应丰富多样,从学生日常活动入手,从游戏和团体活动中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从而达成教育效果。
同时,学校心理教育也需要包含家庭心理指导,展开丰富多样且有针对性的学校和家庭的互动模式。
除了预防,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心理工作的及时介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当事双方,无论是欺凌者或受害者,在事件发生以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欺凌人、受欺凌人和事件目击者展开全方位的心理疏导。

(二)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1. 在校内设置法制教育内容
学校集中开展以校园欺凌法律约束为主题的专题法制教育,让青少年了解法律知识,认识到违法犯罪的性质,也要让青少年认识到触犯了法律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让他们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违法犯罪。
让学生学会合理解决问题,学会宽容。对被欺凌的学生而言,能够寻求合理的渠道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2、邀请校外专家进校园
聘请法律专业人士进入学校,指导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他们的宣讲信息都来源于一线的司法实践,生动鲜活案例,可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让法制教育深入人心,才能约束校园欺凌行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

三、以“亲情相伴,心手相牵共成长”项目的法制教育活动为例

为了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常州市心理学会青少年专委会“亲情相伴,心手相牵共成长”项目联合律邦法律事务所武双云律师走进常州市西新桥小学和常州市实验小学,为六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主题为《法制意识与法律行为》的法制教育讲座。首先,教会学生遇到欺凌要勇敢说“不”,要能寻找时机,向成人寻求帮助,必要时可以拨打110。其次,律师用了六个鲜活的例子仔细讲解了敲诈勒索、投毒、故意伤人、盗窃、破坏校舍、结伙斗殴等犯罪行为,告诫学生,有些以为只是恶作剧的行为其实已经构成了犯罪,犯了罪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如何用法来保护自己不受欺凌。
武双云律师还告诉大家,作为家长和学校,也应该多多关注,如果发现孩子身体有伤痕,不愿意上学,有自我伤害倾向,突然出现恐惧感,一定要高度警惕,关心孩子的状况,如果遇到了欺凌事件,要及时家校沟通,联合处理,并及时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四、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由于其年龄特点,内心渴望独立自主,容易受到网络、其他不良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冲动行事,不计后果,对青少年的教育必须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联合。一手抓法制教育,让他们学会用法律作为武器来保护自己,并且不伤害他人,另一手要抓心理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比较完善的人格,发展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就像两座灯塔,必须同时闪亮,,才能更为有效的遏制校园欺凌现象, 指引青少年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校园欺凌的心理解读及干预策略》杨倩婧-2017-03-16-《西部素质教育》